【校友风采录】王璐:美丽的传奇
来源:太阳集团6138 发布时间:2012-10-29
浏览次数:
提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,很多学生都不会感到陌生,甚至有一些同学还会对他们的节目如数家珍,其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,便是Joy FM。标准的发音,流利的口语,让我们惊叹不已,而如今这位颇有成就、风姿绰约的女主持人,已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兼EZFM轻松调频(北FM91.5)频率总监,具体主管英语中心下辖的对国内EZFM的全面运营,以及国外所有调频和中波落地频率的内容和团队运营。她,便是我们的88级英语系校友——王璐。
青葱岁月英语结缘
王璐一直相信:学习英语,有好的老师很重要。所以她的幸运之处在于从小学起就一路遇到很棒的英语老师,当然,她也表示,学外语还是要一定天赋的,比如发音,就需要一副好耳朵以及很强的模仿能力。说到外教,竟然就是姐姐从美国录回来的广播节目,以及欧美音乐的磁带和唱片。直到现在,每当她读完一本原版书或者看完原版片,都能明显感觉到它们在思维、口语、以及文字上带给她的助力,效果几乎立竿见影。
到了大学,王璐选择了自己不讨厌并且还很擅长的英语专业,她认为:“尽管那时候的普遍观点就是:英语压根不叫专业。但是这有什么关系呢,学了总是有用的。”大学期间,除了用功学习以外,王璐跟其他英语系的同学一样,去兼职做了家教。那时这个现象很普遍,然而让她印象最深的还是第一次站在舞台上做主持。她告诉记者:“我当时站在台上手足无措,两条腿不断地轮流稍息,导致一位老师终于忍不住把我叫到一边提醒我。”相比较当时的青涩懵懂,现在的王璐主持节目早已是驾轻就熟了。
初生牛犊职场黑马
大学刚刚毕业的王璐,尝试了三个方向:国际广播电台、外企、家乡的某一个企业。现在的她回头看自己走过的路,颇有感想。她认为,进行这种抉择时,主要在于自己的需要。当时她不需要经济上的迅速独立,也没有其他方面的压力,她注重的应该是工作所能带来的个人成长机会。同时,王璐也表示,她比较赞同30岁以后再考虑经济上的回报率。带着对自己成长的憧憬与希望,她选择了所向往的广播电台。王璐说:“面试就如同相亲,为的是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对象,因此首先要坦诚,不要欺骗自己或者欺骗对方。”通过充分展示自己专业所长,王璐顺利地通过了面试。
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电台的王璐,对于新的工作未免有些盲目与缺乏了解,这让她花了一段不短的时间来认识和了解工作的性质和需要,并尽力适应它。面对这样的环境,王璐这样总结自己当初的心情:以黑马姿态刚刚迈入媒体门槛时的忐忑和茫然;第一次做直播的紧张和压力;工作一年多就被外派的陌生和孤单;做第一个电视节目时的生涩……这些坎坷在不断地锻炼着王璐,而天生不服输的王璐也在不停地努力着。王璐说:“当一个人学会放下可有可无的个性和自我,以平常心对待生活,就会发现人生每一步都有喜悦和收获,这样活着、忙碌着,是老天最大的赐福。”
不断进步着的王璐,当成为主播以后,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也有一副好声线。她有的时候会爱上广播里的自己,却不单单是因为声音的美好,更是在广播里听到了自己的不断提高的知识、技能、眼界、品味,和正在实现的个人价值。可是谁又知道,最让王璐喜欢的并不是在前台熠熠发光的角色,而是从事在调音台前掌管所有的按钮、调动全场的那么默默无闻的技术工作。她说:“有时候人人都争都抢的东西不见得就适合你、能带给你快乐和满足,学会在镜头没有扫到的地方寻找,往往有额外的收获。”
工作不久,只有23岁的王璐便被派往香港,主持与香港新城广播电台合作的国内最早的双语广播节目“欢乐调频”。她全力以赴地适应了新的环境,这使她塑造了独立的性格,锻炼了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,这无疑对以后的自己的工作大有裨益。以前做广播,有行业标准和规范、前辈的榜样和监督,比如播音员是有一种固定的腔调和“范儿”的,受众也有多年形成的观念、审美、认识局限。因此当面前的美籍搭档全凭现场发挥即兴主持、不带预设身段和情绪、并且要求王璐以同样方式与他临场对话时,她与其说是紧张和不适应,不如说是惊讶:广播还可以是这样的?就像普通人之间聊天说话一样?
身兼四职留学深造
工作上越来越游刃有余的王璐,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潜力,那一段时间,身兼四职:每天早晨6∶00起床,开始准备当天晚上国际广播电台两个小时的“欢乐调频”;每两周去北京电视台录一次像,每周配一次音;每个月有3个半天到中央电视台录像;剩下来的时间在当时的新索音乐做国际市场部主管。对于王璐来说,每份工作都是对另外三份的调剂,就如同换一本书来读也是一种休息。四份工作都没有超出创意产业这个圈,从这个意义而言,兼职既是巩固,也是拓展。承接并完成每一项新任务之后的那种成就感,让王璐相信自己潜力无限、无所不能。而当一份工作让她厌倦或者沮丧,等做完另外三份再回来时,通常已经知道了应该如何应对。她很精辟地总结说:“当然,兼职的前提是不能将任何一样搞砸,假如总有一两个球会时不常掉在地上,那么对不起,你就不应该同时耍四个球。”
不甘于一成不变的王璐,当她四份工作做得红红火火、得心应手的时候,在深思熟虑之后竟然选择了去英国读书。这是因为她不想总在原地重复自己,是时候去迎接一种新的改变了。在数不清的留学生里,她不是最辛苦的、也不是最轻松的,稍有些与众不同的是,王璐有一个相当高调的出场亮相。作为英国使馆文化处“志奋领”奖学金推广计划的一部分,王璐成为四个被跟踪拍摄的学生之一。从踏上飞机、抵达入住、到入学上课,整个过程被以真人秀的方式记录在北京电视台的镜头里,并于日后多次播出,所有导师和同学见到王璐的第一面,她的身后都跟着一台正在工作中的摄像机。学业行将结束时,摄制组再次来到学校回访了王璐的同学和老师。在镜头前留学,换作谁也会有些压力吧?所以王璐说她做不到及格万岁,毕业时几无悬念地被全优了。
回归本职追寻快乐
现在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兼EZFM轻松调频(北FM91.5)频率总监,王璐具体主管英语中心下辖的对国内EZFM的全面运营,以及国外所有调频和中波落地频率的内容和团队运营。现在的她能以自己认为正确和不受局限的创新方式、按照自己设定的时间表、去完成自己制定的目标,她也很满足,但是人总是要不断进步的,她说:“我不是个永久发光体,但我知道去哪里能汲取到我所需要的能量,三人行必有我师。”
王璐曾说过:“只要每一刻都非常投入地工作,你所走过的每一步都会非常神奇地在将来回报你。”解释起这句话,王璐娓娓道来:“我小时候喜欢听外国歌,上课听、走路听、起居时间一直听,日后居然就成为了做DJ的基础;都说英文不过是一个工具,没料到可以以它为业,还能成为‘首席英语节目主持人’;留学时故意选了一个和工作关联度最小的专业,没想到毕业论文的选题居然成为日后从事媒体管理工作时的必修课;曾经以为主持人和听众萍水相逢,永远不会有真正的交集,事实是,现在的工作中不时遇见当年的听友,共同的记忆让我们沟通起来更容易达成互信。”这一切都说明了一个道理: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。
王璐曾经提出过一个口号:“生命中享受之轻”。这句话脱胎自米兰昆德拉的“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”,变被动“承受”为主动接受并“享受”。就是主张说生命有它本来的轻与重,快乐与否,不取决于它有多轻或者多重,而在于你面对它时的态度。“生命中享受之轻”是王璐用来自勉的话,其实轻也好,重也罢,只要平和相待,就不难从中发现快乐和意义。这句话也被她用来概括轻松调频的精髓,形态上的轻松、轻快、轻描淡写,并不妨碍它心向高远、崇尚更深、更远、更具公共意识的媒体追求。